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4-08-28     浏览量:

一、培养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 系统掌握生态学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熟悉生态学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掌握和应用生态学的实验操作机能,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并具备生态学专业知识解决理论探索或应用研究中科学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本学科发展前沿上不断创新和探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现金的仪器设备。

3. 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应首选英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4. 了解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生态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和农业综合开发与管理及生态规划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 植物生态学

面向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以暖温带典型或特有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从群落、种群、个体到分子的不同水平,开展植物结构与功能性状、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育、植物系统演化等方面的研究。

2. 生态系统生态学

以暖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动态、物质与能量循环、森林生态系统保育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立足区域特色农产品高产高效生产需求,开展以特色小杂粮作物和果园为典型农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提升及水肥高效利用原理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3. 修复生态学

以山西省煤矿矿山生态修复和土壤污染监测与修复为研究重点,突出多学科、多尺度、多手段相融合的综合、交叉研究,利用环境磁学手段阐明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时空分异性及其影响机制,基于生物学和化学原理和手段揭示污染物的土壤-生物界面过程及其生物有效性;针对区域生态修复需求,长期进行不同类型环境污染评估、生态修复规划等工作。

4. 微生物生态学

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突出微生物学、生态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生态毒理学等多学科、多手段交叉融合,重点探究山西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净化污染环境和污染物的处理中的作用。通过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有助于缓解生态破坏,恢复受损生态系统。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硕士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可在基本学习年限基础上延长1年(含休学)。

四、培养方式

l. 硕士生入学之后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要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做到因材施教。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学院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研究生和导师定期见面的制度,要求研究生至少每两周与导师见面一次,汇报学习心得和所遇到的问题,力求及时解决。时机成熟时,导师要指导硕士生学会科研选题和撰写论文的方法,以切实提高其自学能力和专业素质。鼓励学生与导师合作科研,发表学术论文。

3. 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倡研究生课堂教学改革,尽可能地避免填鸭式教学和全堂灌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和自我操作式的多重方式,将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和课外读书有机结合起来。大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方式,鼓励采用双语教学,紧扣国际学术发展前沿,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根据专业和培养计划需要,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校授课,在必要情况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或到国内著名高校学习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5.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三年期间应参加校级及以上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2次。阅读有关专业文献并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和论文。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选修课。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须修满34-36学分。

1.公共基础课,3门, 7学分;

2.专业基础课,6门, 16学分;

3. 专业方向课,每个研究方向3门,7学分;

4. 专业选修课设置3门,每生任选1-2门,2-4学分。

5.实践课,包括教育教学实践(1学分)、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1学分),共2学分。

在为硕士研究生制定具体培养计划时,导师还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和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指定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详见附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六、资格考试

硕士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要参加资格考试,目的是考查硕士研究生是否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深厚、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相关研究方向学术前沿的动向,同时考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资格考试采用笔试(闭卷或开卷)或口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没有通过资格考试者,不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对两次未通过资格考试不适宜继续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实行淘汰。

七、中期考核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后,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对其科学道德、思想修养、学习成绩、研究能力等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考查。对其中不合格者,取消硕士生资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淘汰、分流。中期考核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考核采取答辩的形式。

八、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的时间根据学院要求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在导师指导下,硕士研究生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独立地做出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后,须公开答辩,接受检查,并获认可。由学科点组织包括导师在内的3-5位专家组成的考核组,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进行审核,着重审核论文选题的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对有争议的选题应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应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重新开题。开题报告通过者如因特殊情况需变更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应重新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实施细则由各学院制定。

2.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规范认真执行。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并实事求是地反映作者所完成的工作,不得造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一年。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反映研究生掌握专门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现代实验方法和技术,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方向明确的应用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撰写层次清晰,推理严谨、符合逻辑,语言简明流畅,内容要求、技术规范等应符合《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模板》。

九、科研成果要求

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科研成果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论文(北大核心期刊上)、专著、专利等;或导师书面承诺,研究生不晚于次年7月发表以上科研成果;②研究生申报校级及以上创新项目,并完成项目结题;③学位论文参加双盲评审,论文评价为“合格”及以上,且“同意参加答辩”或“修改以后参加答辩”。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最长学习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内容,成绩合格,毕业论文答辩通过,达到学校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具体办法详见《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附件:

1.生态学一级学科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2.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生态学一级学科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 核

方 式

任 课

教 师

公共

基础

外国语

4

7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考试


自然辨证法(理科)

1

18




考查


生态学前沿与进展

3

54




考试

王祎玲等

高级生态学

3

54




考试

高瑞如等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

3

54




考试

张钦弟等

生态学研究方法

3

54




考试

张钦弟等

生态统计分析

2

36




考试

张强

文献研读与论文写作

2

36




考试

王祎玲等

方向1:植物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3

54




考查

闫明

分子生态学

2

36




考查

王祎玲等

地理生态学

2

36




考查

赵勇钢

方向2: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3

54




考查

巩岩等

土壤生态学

2

36




考查

杨萍果等

植物生理生态学

2

36




考查

张永清等

方向3:修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3

54




考查

王永吉等

应用生态学

2

36




考查

张直峰等

化学生态学

2

36




考查

巩岩等

方向4: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

3

54




考查

张粉果等

土壤生态学

2

36




考查

杨萍果等

进化生态学

2

36




考查

苗艳明等

可持续生态学

2

36




考查

杨佳佳等

理论生态学

2

36




考查

陈仁飞等

生态规划与管理

2

36




考查

吕金枝等

教育实践

1





考查


专业实践

1





考查


备注

实践课任课教师由导师担任。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